廉政宣教

传承 | 保持“不失一分”的态度和严谨

发布时间:2022-08-25  点击:

  “上天的东西,99分都是不及格”,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元九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陆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成为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我国惯性导航领域的探路者和奠基者,以“不失一分”的态度和严谨,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追求卓越,用“不失一分”的执着,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掌握前沿科技,是陆元九一生的追求。20世纪40年代中期,赴美留学的陆元九一心想要“学点新东西”,决定师从“世界惯性导航技术之父”德雷珀教授,成为世界第一位惯性导航领域的博士,开始探索该学科领域的最新内容。回国后,恰逢我国启动人造卫星项目,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用两个月时间研制出运载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星空浩瀚无比,逐梦永无止境。在陆元九看来,科技创新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既要有跑百米的冲劲,又要有跑万米的耐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陆元九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带领我国航天惯性导航技术走向世界最前沿。

  不畏挫折,以“不失一分”的态度,勇于担当克服困难。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质量、安全的要求极高,研发过程中充满险阻和不确定性。1996年2月,长征三号乙因飞行姿态出现问题导致星箭俱毁,给我国航天业带来巨大损失,当时76岁的陆元九谨记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勇挑重担,立刻赶到西昌发射场,开展调查工作。他不顾年事已高连日工作,仔细检查每一项数据,最终把原因锁定在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此后,陆元九总结教训,提出“99分都是不及格”,第二年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我国航天事业走出阴霾,此后开启了“嫦娥”“祝融”“羲和”“天和”等一系列新征程。对事业“讲究”的人,从不惧怕挫折和失败,坚定“不失一分”的态度,坚持不认输、不怕输的干劲儿,就能在风雨之后见到美丽的彩虹。

  言传身教,把“不失一分”的严谨,传递给代代航天人。陆元九经常向学生强调,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理论分析、每一份设计文件、每一次试验、每一个数据,容不得半点疏漏。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惯导专家谢天怀是陆元九的门生,他那个年代文稿要靠手抄,但是老师依然要求十分严格,论文的文法句式、标点符号都不能出现丁点差错,他的毕业论文被改了9次,整整写了一年。陆元九的严格源于对年轻人的殷殷期盼,是为了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身行一例,胜似千言,如今“不失一分”的严谨已成为中国航天人流淌在血液中的标准,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新航天人正推动着我国航天业创造更多辉煌。

  初心如磐,信仰如山。“99分都是不及格”,陆元九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虽然年过百岁,但他依然牢记学以报国的使命担当,向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在党的旗帜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科技报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