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三日三夜三望洋,三支蜡烛过岩洞。”车岭、九岭是福建宁德寿宁县古代交通要道,这首民谣生动描述旧时进出寿宁之艰难。
漫漫古道,幽幽路亭,几缕愁思,蜿蜒在历史深处。时光回溯近四百年前,一位花甲老者跋山涉水来到这个“地僻人难至”的地方任知县,他就是冯梦龙。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著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东周列国志》等直至今天都脍炙人口的作品。因为冯梦龙的文学成就极为出彩,掩盖了其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循吏光芒。冯梦龙仕途虽然短暂,为官品级也仅仅是训导、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抱着“以勤补拙,以慈辅严,以廉代匮,做一分亦是一分功业,宽一分亦是一分恩惠”的理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爱戴。
明崇祯七年(1634年),冯梦龙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辛苦跋涉,到达寿宁县。四年知县任内,他本着“一念为民之心”,“不求名而求实”,“大事小事,俱用全力;有事无事,俱抱苦心”的态度,努力治理寿宁,留下千古佳话。
“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至,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这首《戴清亭》诗是冯梦龙在寿宁知县任上写就的,表达了自己愿与梅花同清白的高洁志向。寿宁县南阳镇的南山顶上,伫立着一尊老者的塑像,老者左手捋须,右手握卷,脸庞清癯,眉头紧蹙,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态,这就是寿宁百姓心目中的冯梦龙。
《寿宁待志》记录了冯梦龙在寿宁办的不少实事:“城隘”篇中记载他主持修筑遭倭寇毁坏、残破多年的城墙和城门,组织兵勇打击匪霸,护境安民;“学宫”篇记载他捐俸修学堂;“虎暴”篇中记载他捐俸制造捕虎陷阱等,直到今天,冯梦龙与巧手周木匠联袂除虎的故事仍在当地流传。
面对寿宁“民无余欠,库无余财”的窘境,他修复东坝、蓄水耕田,改革仓储之弊,使寿宁百姓温饱得以解决。针对官员辞旧迎新的肩舆费和修衙门用少报多又要百姓承担的情况,冯梦龙提出“画为定规,自行备办”,减轻百姓负担。面对海寇四起,盐商逃逸,私盐泛滥,冯梦龙广泛征求盐商意见,秉言上书,提出治理良策。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65岁的冯梦龙辞别寿宁的父老乡亲,踏上返乡之路。后人称道他四年的宦寿生涯——“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
距寿宁县130公里的宁德霞浦县松城街道的西山洋一角,矗立着一块刻着“长溪河源”四个字的石碑,这是清福宁知府李拔的字迹。冯梦龙离开闽东121年后的一个早春二月,46岁的李拔从湖北汉阳同知升福宁知府。
李拔是四川犍为人,由科举入仕途,历三任知县一任同知,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李拔任福宁知府时,正是年富力强,他系统地对闽东大地的山川、土壤、民情等进行考察,很快找出制约当地发展的症结,提出了“兴教化莫先于足衣食,足衣食莫大于重农桑,重农桑莫要于兴水利”。
闽东地处海滨,山多田少,出产粮食有限,在李拔来之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受限于耕地少、粮食品种单一等原因,每逢青黄不接时节,米价暴涨,百姓深受其苦。
如何解决当地百姓吃饭问题,李拔为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玉米(又名包谷)。李拔向上级呈报《请种包谷议》,很快得到认可。为了稳妥推行,李拔还进行了试种,包谷当年成熟后,梗大实密,获得良好成效。李拔命各县通告周知,劝民大力种植,有力缓解了福宁百姓口粮紧缺问题。
李拔见闽东地理条件很好,但遍览山野,树木凋零。他找出本地树木不盛根源,阐述种树的好处,作《请教民开山种树议》和《种树说》,提出“非时之斧斤宜禁,而荒山之地利宜开”“官山许民认垦”“有主之山,谕令广行种植,无许擅行砍伐”和“屋后宅前宜种桑柘”“道旁路侧宜种杨柳”、地角山头或种松、杉,或种桐、茶,其余或木或竹听其自便,“惰民有警,童山有罚”等要求。李拔深知种树如培养人才,没有十年之功,是不能见效的,他立足长远,大力倡导种树,为闽东青山绿水生态美打下基石。
福宁濒临沿海,境内陂塘、沟渠、港道到处都是,李拔将兴水利作为自己的重责大任。他督促辖下各县,对各自所管范围内的水利设施细心维护。经他督促整修的塘堰99处,桥涵6座,他亲自参加霞浦长溪河三坝的修理,并撰写《请修长溪河源议》《修理福宁郡西山三坝记》。
福宁自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州升府,知府不知有多少任,李拔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任。李拔居官治政,以爱为心,以严为度,以勤为本,以俭为尚,深受百姓爱戴,以至调任福州知府时,当地百姓不让他走,福州人民争着抢官,一度传出“两郡争守”的佳话。
冯梦龙、李拔同为外地人来闽东任职的循吏好官,尽管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居官职不同,但都以各自的方式,坚守官德操守,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从而青史留名。(陈启西)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