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共通报了近30名高校厅局级官员被查处,其中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占比超过七成。报道称,截至目前,今年共有17名高校官员接受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其中党委书记6名,校长(院长)7名;此外,还有11名高校官员被“双开”或被开除党籍(被查时已退休),其中党委书记3名,校长(院长)4名。
对如此多的高校官员被查处,人们大可不必诧异。高校本是社会的一部分,即使其主要官员多为学者出身,其遴选和任命程序与普通官员相比并无二致。而且,只要望一眼众多高校大墙内的楼宇馆所就可知道,高校官员所处之地也绝非是“清水衙门”。事实上,现今中国顶尖高校的年度开支和收入规模,已经可以比肩发达地区的一个中等城市或者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的年度财政规模,一所高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高校官员就是一爿土地上的定夺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报道所披露的被查处高校官员中的党委书记与校长(院长)的比例,也大体反映了当下高校管理层运作的实况。现时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班子、行政班子都是集体领导”,如果校长是党员,一般在党委班子里担任副职。按照《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心,统揽全局,要集中精力抓好办学方向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班子,要在职责范围内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做好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这样的高校管理架构,如何既能消除腐败风险,实行集体领导,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又可避免书记校长(院长)内耗缠斗,确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事情。近几日广为舆论所关注的四川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投水自尽的事情,从死者留言看,就是其与校长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地步而选择的结局。这件事情,其来龙去脉尚有待相关部门调查,但无论调查结论是什么,成都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不和乃是显见实事。当然,这样的事实,相信也并非独存成都大学。不正视、不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高校或成一言之堂,贪腐多发;或为角斗之场,败事连绵。
因此,解决上述报道所说的监督高校“一把手”、消除高校腐败风险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监督人及其组织发挥作用的问题。而这需要在监督的组织架构上着手。如果一所高校还是一言堂,一人说了算,书记或校长一言九鼎,校长或书记遂成打杂办事人员,那么,这样的高校与一些地方官场一样,不出事情才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