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我们村的配套服务用房大楼招租成功了,租金每年76万。”不久前,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前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党总支书记赵根华宣布招租结果。话音未落,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
4000余平方米、租金每年递增3%、租期5年……气派的服务用房大楼,曾经却是一个年租金仅0.5万的落后小作坊。改变,源于一次基层巡察。
2019年,余杭区委第三巡察组对该村开展巡察时发现,村内一家管道厂所用的6.2亩土地为村级存量资源土地,合同签订于多年前,年租金仅为0.5万元,与市场行情极不相符。
经过前期调查,巡察组将该问题列入巡察整改清单,并向区、镇纪委进行反馈。结合当时正在开展的“低小散”整治活动,镇纪委监察办推动职能部门加快协调解决进度,最终前庄村委同该管道厂协商终止了租用合同。
问题得到整改,可场地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怎样为村民带来实惠?
“众人的事,商量着办。”村监察工作联络站在全体村民的监督下,收集大家对该土地的使用建议。
“这块土地就在四岔路口横前线边上,交通便利,当作普通厂房土地出租确实有些浪费了。”
“那可不,人流量也大,我觉得光一块地租不出什么价钱,不如盖楼后再出租。”大家纷纷提出意见。最终,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申报建设配套服务用房项目来壮大村集体经济。
“项目是我们村集体建的,可得擦亮眼睛盯牢!”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员赵祖奎说,为确保建设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该村监察工作联络站通过日常进度实时监督、重点环节现场踏勘、资金使用公示公告等方式,邀请村里的党员代表、小组长、热心村民积极参与,开展监察联络日活动6次,收集意见建议26条。
工程虽竣工,监督不止步。“我们对该项目承租企业进行了走访,并将定期监督租金是否用于集体经济发展、扶弱救困、改善基础设施等情况。”余杭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杭州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李文峰)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